就在这个时候,他中年丧夫的母亲在熬干心血拉扯大四个孩子后,突然患上了食道癌。当时,这位年仅28岁的小伙子显然还不是癌症的“对手”,他尽己所能,但最终还是没能挽回母亲的生命。母亲的追悼会上,于保法暗暗发誓:今生今世一定要攻克癌症,以慰母亲在天之灵。
事实上,在世界医学界里,食管癌是“顽疾”,许多医学家为了能在治疗食管癌上有所突破而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对于保法来说,他的家乡泰安市东平县,位于鲁西南地区,紧靠滔滔黄河,有人口近百万,虽然并不起眼,但却创造了一个“世界之最”:这里是世界食管癌的最高发病区。据有关资料显示,仅1996年,东平县有2100人因肿瘤病就诊,占全县75万总人口的2.8‰。
“‘癌症’这个词对我而言是刻骨铭心的。要不是母亲得了癌症,我当初未必会去美国从事这项事业。为了使像我母亲那样的人不再因癌症而失去生命,无论成就大与小,我今生今世一定要在癌症治疗方面有所作为。”
归去来兮,学成只为报国:
1985年,也就是于保法的母亲去世后的第二年,于保法考取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工作。1990年2月,他应邀前往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主攻抗癌药物及肿瘤介入治疗。
1992年,因成绩出色,他又被世界著名的苏克医学研究所聘请为研究员。该所的创始人苏克医生因发明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而闻名天下,先后有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此工作过。
得益于导师SARA的指导,也得益于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里克等前辈的关爱,经过刻苦努力,于保法研究出了“用肿瘤自身作为抗癌药物缓释仓库”的“缓释库疗法”。
这是一种直接杀伤“叛变”细胞,并兼顾宿主功能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是把高剂量的药物直接注射到肿瘤之中,让药物在肿瘤里停留,起到缓慢释放的作用,利用肿瘤组织自身做缓释库,把癌细胞和抗癌药物连在一起,癌细胞要生存就要吃药,吃药后就会死亡。”于保法说。
1996年,在美国,于保法公布了这一新型治疗思路和方法,被誉为“肿瘤化疗用药方法的一次革命”。其后,这项技术获得美国专利、中国国家专利、澳大利亚国家专利。
梁园虽好,终非久留之地。彼时身在国外的于保法,心却飞往了万里之外的中国。为了当初的誓言,为了了却自己的心愿,绿卡没能留住他、美国国籍没能留住他、导师的挽留没能留下他。
终于,于保法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东平。
回乡行医,做家乡“抗癌之光”:
1997年,于保法离开东平正好20年。
这一年,他自筹资金3000多万元在东平县建立肿瘤专科医院。11个月后,一所拥有现代化设施的泰美宝法肿瘤医院在县城郊区的一片庄稼地里拔地而起。考虑到当地群众的经济条件,于保法提出了肿瘤整合医学的新概念,就是有机地、合理地把各种有效方法融合在一起。于保法采用抗癌克隆进化理论,使用“缓释库疗法”来治疗肿瘤,这种方法一般在半个月内就可以把癌细胞杀死,待肿瘤死了之后再吊中药排毒,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是将来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于保法善于研究,勤于思索,他的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治疗方法,既达到了最大限度杀死癌细胞、保护正常组织的目的,又使“手术不用刀”,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来这儿就医的,大多是附近的农民。他们在大大小小的医院转了一圈后,将信将疑地来到这家医院。没有开刀,化疗也很少,居然控制住了病情。那些被认为是患了“绝症”的乡亲们,带着对癌症的恐惧和绝望找到于保法,一个月后竟能走着回家。离开医院时,那一张张憨厚、质朴的脸上滚动着热泪,没有虚假的奉承,只有最真切的感谢:“这孩子救了我啊!”从这朴实深情的话语中,于保法获得了情感上最大的满足。
“整个中国的肿瘤发病率远远高于欧美国家,但与此对应的是,相对来说中国的肿瘤医院却少得可怜,在美国平均40万人口就有一家肿瘤专科医院,而中国平均1000万人口才有一家肿瘤专科医院,在农村条件就更艰苦了。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要在农村建医院,让母亲的悲剧不再重演。”谈及在东平开设肿瘤医院的初衷,于保法说。
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归国学者,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于保法从回国创业的那一天起就立下一个愿望,要用自己所学为弱势群体送去一份爱心。当时的中国,尽管改革开放使更多国人走向了富裕,但在一些偏远地区,百姓还远远没有从贫困中解脱出来。面对疾病,他们迫切希望得到帮助,每当在媒体上看到相关的报道,于保法的心便会被那种渴望的眼神所揪动。
1999年,他用一年时间免费为东平县近数十万人口做了疾病普查,同时又以义诊、送医送药等形式对周围的十多个乡镇进行了医疗扶贫,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农民朋友的欢迎。
也正是在那之后,于保法清楚地知道,需要帮助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在他的心里开始酝酿一个可以在更大范围、更大领域帮助老、少、边、穷地区人民医疗保健的计划——重走长征路。
于保法立志,要带着他的医疗队伍,沿着红军当年长征走过的路线进行大病普查、送医送药活动,把党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以及国际领先的医学理念和肿瘤治疗技术带给老区的人民,为他们送去健康。
2004年9月,共青团中央正式批准了这项活动,由团中央、国家卫生部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并委托于保法领导的山东保法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此项活动。活动于2004年10月16日在江西于都启动,服务队沿着当年毛主席和中央主力红军走过的路线,重点选择老、少、边、穷地区服务,历时三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行程一万多公里,途经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甘肃、宁夏、陕西等十个省市自治区,来自济南、北京、上海、重庆的78名专家和志愿者参与了这次活动,活动共服务52多个服务点,累计接诊45500人次,开展各类检查2836人次,开展眼科、耳科、外科手术共28例,为20000人次提供肿瘤防治和诊疗方面的咨询,为1578位肿瘤患者进行诊断,并为其中12位患者实施了于保法的“高科技缓释库技术”治疗,免费发放药品价值25.8万元,发放健康宣传刊物8万册,为46个基层卫生机构捐赠药品及医疗器械价值106.5万元,组织科普讲座 6场4000余人次,骨干培训35场3000余人次,进行农村大病普查198个乡镇,为18位老红军及186位孤寡老人进行免费查体义诊送药。
“智取”肿瘤,一直在路上:
在长年累月的工作中,于保法不断摸索出了肿瘤学的很多规律,通过自己不断的深入研究,有些先进的治疗法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有的还是国际首创。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而今,肿瘤生物治疗正成为业界正在探索的一种新兴治疗模式。于保法的治疗思路即为其中一例。据了解,于保法根据多年治疗肿瘤的经验,摸索出一套“化疗诱导免疫细胞治疗”的方法。从思路上看,这种方法通过整合化疗和免疫疗法的特点,集局部和整体治疗于一体,弥补了单纯肿瘤内化疗和化疗免疫等其他疗法的不足。
“打个形象的比方,这种方法是希望让化疗和免疫治疗各自发挥所长:化疗在前面‘冲锋陷阵’,免疫治疗紧随其后,取长补短,‘智取’肿瘤。”
于保法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描述:“假如肿瘤是头大象,用免疫的办法把他扳倒,很难;要用一个摧毁的办法,比如化疗,把大象扳倒,然后免疫治疗就像踏上一只脚把大象踩住,让它老实一会儿,免疫治疗就干这个。”于保法称,再采取得当的措施,使机体产生自体免疫,就能“像蚂蚁一样把大象啃噬”。
于保法深信,“肿瘤本身而来的抗原就是最好的抗原”,于保法说:“把大象扳倒后,免疫是发挥作用的,如果治疗方法不得当,还不如保护病人的免疫力。”
值得欣慰的是,于保法认为这套疗法很容易在基层医院推广。他有一句名言:“做人当如傲立绝壁之松——坚韧不拔。” 实际上,他就是这样一棵青松,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中,这种青松般的精神成为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